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分類
❈ 石屎森林(一組4張,原價$60)
❈ 走過時間的河(一組8張,原價$100)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定格香港城市風景。把心意化為看得見的,將美麗的明信片寄給同樣愛這地方的人。
密密麻麻的石屎叢中,人們的立足之地尚且難求,卻仍有一點點綠奇蹟地落地、生根。
在城市狹縫中生長的樹,雖然受限於空間的不自由,卻長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。與周遭環境不成正比的參天樹木,在大廈之間探出一片綠蔭;有些樹則任性地在別人屋前長個不停,讓屋裡的人半輩子在葉子的縫隙中看世界。
如斯魔幻的存在,令城市人不禁想像一直撥開茂盛的枝葉,是否會看見一個烏托邦。但若雙手不再執著於尋覓,輕輕環抱自己,細賞當下的美好,甜美生活已在頃刻開展。
作品原載於《就係香港》2021秋季號
看河流如何被改頭換面,見證香港的城市發展軌跡。
從前務農為生的人,都愛聚居在河下游的地方。但隨著城市發展,分佈在新界和離島的多條主要河流,都相繼被不同程度的人工化。元朗山貝河下游早於六十年代已在防洪工程下被擴闊和拉直,河床和河岸都鋪上混凝土。七十年代大埔新市鎮發展,林村河口亦被拉直;到了九十年代,為發展上水、粉嶺一帶,梧桐河幹流和大部份主要支流亦被渠道化。東涌河是少數沒有被大規模渠道化的河流,仍保留著不少自然原生態,經過復育後,東涌谷在2018年更被政府劃為香港首個河畔公園。
城市裡的河面對命運選擇保持緘默,前世的記憶隨時間被淡忘。那麼,城市裡的人又會如何選擇?
作品原載於《就係香港》2020秋季號
印刷|數碼印刷
商品序號|P030
/ 一組4張
印刷|數碼印刷
商品序號|P028
/ 一組8張
/ 手工製作
/ 以軟墊信封寄送,香港免郵費
顧客服務 / 香港以外地區收費及詳情 / 退換貨政策 / 條款與細則 / 私隱聲明
如有任何疑問, 我們很樂意為你提供協助。
查詢: +852 9858 3313 電郵: info@beingmedia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