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分類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【工匠之美】
西環青蓮臺上,有一家始建於1884年、本港獨一無二的魯班先師廟,由當時的三行同業集資興建,供奉祖師魯班。以青磚建造的廟宇,擁有罕見的梯級形山牆,屋脊上有石灣陶瓷塑像、灰塑則為譽滿省港的灰塑大師作品;廟外、廟內、門牆及山牆皆有壁畫,數量多達26幅,為本港廟宇之冠。2024年列入法定古蹟。
【紅磚之美】
十九至二十世紀開始,從英國進口的紅磚逐漸普及,並成為香港建築的常用建材,也為城市添了濃厚的歐洲氣息。以高溫燒製的紅磚,以耐用見稱,且用途廣泛,不少殖民時興建的學校、教堂、政府機構及公共設施,都採用紅磚建造,且保留至今。
1. 英皇書院
(西營盤般咸道,1926年落成,法定古蹟)
2. 牛棚藝術村
(土瓜灣馬頭角道,1906年落成,二級歷史建築)
【青磚之美】
除了花崗石,香港不少舊建築都會用上中式青磚建造。青磚有冬天保暖夏天透氣的效果,但燒製時間長,成本高,在二十世紀後已愈漸少用。今日香港保存下來的青磚建築,多建於十八至十九世紀之間,既有客家村屋,也有祠堂或書院,見證了傳統建築技術及鄉村文化,部分更被列入法定古蹟。
1. 荃灣海壩村古屋
(荃灣德華街德華公園內,1904年落成,法定古蹟)
2. 二帝書院位
(元朗錦田水頭村,1821-50年間興建,法定古蹟)
攝影// 陳傑
專欄作者。攝影師。積極紀錄香港,以及不同城市,關於建築、人、社區、空間的種種構成與演化,並以文字 / 照片 / 展覽 / 講座 /城市導賞等方式,分享所見及美學。著有《知埞——在他方想望這城》(2020年)、《香港知埞》(2023年)及《旅行知埞》(2025年)。
Instagram:@chan_kit
商品規格
【工匠之美】
印刷|數碼印刷
商品序號|P062
一組5張
【紅磚之美】
印刷|數碼印刷
商品序號|P063
一組6張
【青磚之美】
印刷|數碼印刷
商品序號|P064
一組6張
/ 手工製作
/ 以軟墊信封寄送,香港免郵費
顧客服務 / 香港以外地區收費及詳情 / 退換貨政策 / 條款與細則 / 私隱聲明
如有任何疑問, 我們很樂意為你提供協助。
查詢: +852 9858 3313 電郵: info@beingmedia.hk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