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就係香港「2024年夏」

就係香港「2024年夏」

HK$160.00
{{shoplineProductReview.avg_score}} {{'product.product_review.stars' | translate}} | {{shoplineProductReview.total}} {{'product.product_review.reviews' | translate}}
{{amazonProductReview.avg_rating}} {{'product.product_review.stars' | translate}} | {{amazonProductReview.total_comment_count}} {{'product.product_review.reviews' | translate}}
數量 組合數量

以優惠價加購商品 (最多 {{ addItemQuantity }} 件)

【駛過那年那地的城】明信片_張順光
優惠價 HK$100.00

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
該數量不適用,請填入有效的數量。
售完

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
每筆訂單限購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
若想購買,請聯絡我們。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香港郵政易網遞】:限定地區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空郵掛號】:第三區 東歐、北歐、南美洲、非洲及其他目的地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平郵掛號】:第三區 東歐、北歐、南美洲、非洲及其他目的地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空郵掛號】:第二區 日本、大洋洲、歐洲 (東歐及北歐除外)及北美 (包括加拿大)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平郵掛號】:第二區 日本、大洋洲、歐洲 (東歐及北歐除外)及北美 (包括加拿大)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空郵掛號】:第一區 亞洲(日本除外)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平郵掛號】:第一區 亞洲(日本除外)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空郵掛號】:台灣
  • 香港以外地區【平郵掛號】:台灣
  • 【本地】香港郵政「易寄取」- 郵政局(請於「地址」貼上郵局名稱及地址)
  • 【本地】香港郵政「易寄取」- 智郵站(請於「地址」貼上智郵站名稱及地址)
  • 【本地】順豐快遞郵件投寄服務

商品描述

就係香港 BeingHongKong
2024 夏季號 
今期精選內容試閱

本期簡介:


​​Move for Mobility,流動性是每個大城市保持活力的必要元素。


電車、火車、地鐵、巴士、小巴、的士⋯⋯交通工具五花八門,香港是世界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比率最高的地方之一。


當你每天乘坐不同交通工具「通行香港」時,可有想過,交通時間和方式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選擇和質素,

同時串連起百多年來的香港歷史變遷,主導了社區及城市發展?


2024是一個香港交通的「紀念年」——地鐵通車45周年、巴士服務超過100年,電車更屆120周年紀念。
由過去到未來,交通運輸如何孕育並推動城市文化,keep Hong Kong moving ?


四期訂閱優惠
現凡一次過訂閱四期,
即享有優惠價 $540 (原價 $640)

本期重點內容:
REmember// 一路走過來,陸上交通演變

從轎子馬車人力車跨入新時代,電車、火車、巴士及地鐵陸續紥根香港,城市的步伐一再加速,背後少不了交通的配套。回顧這些陸上交通的發展,也像是重走一次來時路,理解它們如何塑造今日香港的面貌。


REtrace// 記憶,像鐵道一樣長

九廣鐵路的出現,把香港引領到二十世紀新時代。城市堆叠的記憶就像連綿無盡的火車軌道一般綿長,一列列的蒸氣或柴油車卡,一張張褪色的車廂座椅,一個個改頭換臉的車站,再由KCR變成MTR,此時此刻,都已成雋永的回憶。


REconnect// 尖沙咀海濱︰香港海陸空交通樞紐

如要說香港的中心,想必會想到中環、金鐘?但談交通,百年來的香港中心,卻不能沒有尖沙咀。歷史學者蔡思行梳理由九廣鐵路開通後,尖沙咀如何變成海運和陸上交通的樞紐,並成就這個地方的璀璨及後來的轉型。


REvisit// 時空漫遊,大路之王

在路面行走的電車和巴士綫,沿途像是一條回溯香港的時間綫,多少變遷、發展都盡收眼底。儘管城市經過無數重建或擴充,有些道路、路綫的重要性卻依舊不改。兩位攝影師陳傑和林曉敏,分別坐上有百年歷史的港島電車綫,以及在戰前已開通、穿梭於九龍彌敦道和太子道等主要街道的1號巴士,重溫兩條古老的公共交通路綫,並搜索路途上的變與不變。


REmode// 在官涌與柯士甸之間,佐敦在哪裡?

十八區劃出「油尖旺」,而佐敦在「油」和「尖」中間,看似是個不起眼的地方。由二十世紀初的軍事地帶,到三十年代開始變得繁華熱鬧的彌敦道、六十年代與佐敦道碼頭為鄰而出現的八文樓社區、到地鐵落成後標誌著八十年代商場風尚的恆豐中心、以至近二十年間西九填海後出現的高鐵新社區⋯⋯佐敦的故事,其實多到說不清。


REtell// The Metaphors of… 電車/ 地鐵/ 的士/ 小巴

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,包括電車、地鐵、的士和小巴等,經常出現在不同類型的本地創作之中,既成為故事情節或創作主題一部分,也寄托著某種價值觀,映襯出香港在某個年代獨有的都市氣息,甚至變成城市身份的象徵及隱喻。

REtreat// 大嶼山公路 1號巴士,島遊風光
因為興建石壁水塘,大嶼山才有了第一條公路——嶼南道,以及隨道路而生的是巴士服務。攝影師Kevin Leung搭上由梅窩前往大澳的1號巴士,途經大嶼山幾乎所有主要區域,鏡頭對焦城市留白處的風景。


其他精彩內容:

REcap// Transcend…… the Terminus 尖沙咀&紅磡

不同年代都有由車站去帶動新地區/社區發展的例子,尖沙咀和紅磡早已示範了在過去百年來,交通運輸規劃如何改變地區的面貌。攝影師Jeremy Cheung攜著相機漫遊這一帶,捕捉不同的交通場域如何與香港人的生活連結。


REcall// I go to school by bus 搭巴士永遠不祇是搭巴士

九巴1號線行走近一個世紀,彌敦道和九龍城已歷幾許變化,但對於成長於五六十年代的一群,小時候搭巴士跨區由油麻地到九龍城上學, 戲院、百貨、啟德機場,仍然歷歷在目,就像一場人生大冒險。


REmote// 輕鐵——駛過西北大地

乘輕鐵從屯門到元朗及天水圍,幾乎等同全條電車路綫總長,沿途經過三個新市鎮,覆蓋九十萬人的生活,風景自然不會千篇一律。跳上列車,在車窗裡也會看到大西北的一面貌。


REimagine// 理想中的街道空間

街道除了讓人車通行,本身亦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地方。關注本地街道設計的團體「街道變革」,兩位成員參照外國經驗,想像香港的街道和社區,除了以車為中心外,還可以有人性化的一面。



ISBN:978-988-74818-3-6
定價:HK$160
印刷製作地點 : 香港
出版日期:7月底



🚦網店夏季號專屬待遇🚦


隨書附送:舊式雙層巴士貼紙(一套六款,90mm x 155mm)🚌


香港第一家巴士公司在1920年代成立,並早於1949年便引進第一部雙層巴士,爾後不但成為全球雙層巴士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,九巴和昔日的中巴更曾向英國訂製不同巴士款式。一套六款雙層巴士貼紙,分別來自戰後五十至八十年代,讓人重溫昔日紅藍兩色巴士在港九路上穿梭的日子。




(數量有限,送完即止)



🚥季號限時加購優惠🚥

以優惠價$100 訂購一套六款的「駛過那年那地的城」電車明信片🚋(原價$120)

香港電車初期行走堅尼地城至銅鑼灣,後來延伸到筲箕灣,路線至今沒有太大改動。來自本地收藏家張順光的藏品、並由日本畫家Fumino Hora重新手繪的明信片,再現自上世紀初至戰後六十年代電車途經的不同地區和街道。從前的建築不及現今的高,藍天似是觸手可及。霓虹燈牌上那些酒家、戲院名字,都反映當時大眾的生活日常。




了解更多

顧客評價


{{'product.product_review.no_review' | translate}}

相關產品